2018-05-10
想一想,再想一想,深入的繼續想一想:什么事物的粉絲最忠誠?而獲取粉絲所花錢財不但最少,反而還獲得粉絲心甘情愿甚至引以為榮耀的爭先捐獻?
對!沒錯,是宗教!
那么對一個品牌而言,如果想得到無數人的支持,并且擁有強大的“粉絲經濟”,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套類宗教的“信仰體系”。
嗯,看上去很美,但這是可以達成的嗎?
非常可喜,令人鼓舞,答案是:完全可以。
《品牌洗腦》的作者,頂級品牌營銷大師Martin Lindstorm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發現:通過大腦磁共振成像技術(MRI),當被呈現一個品牌形象時,消費者大腦被激活的區域和他被呈現祖國及宗教形象時的區域是一樣的,就是說品牌信仰的作用類似于愛國或者宗教信仰。
那么如何從0開始,打造一個這樣的“信仰體系”,并形成一個“類宗教品牌”呢? 這樣的信仰體系有6.5大支點,你需要像構建宗教信仰一樣一個個構建這6.5個大支點——
1)一個簡單的符號
2)一個圖騰般的人設形象
3)一個法典一般的信條
4)一個傳奇的故事或者秘密
5)一個共同的敵人
6)一個(或系列)儀式
6.5)文末揭曉
當你的“新品牌”具備了這6.5個大支點,就可以行成一個可以被“營銷”和“推廣”的信仰體系了:
1、一個簡單的符號
任何一個東西如果想要被信仰,首先要有一個簡單的可以被識別的視覺形象。
對于國家而言,這個視覺形象就是國旗,幾乎所有的國旗都是構成簡單、容易識別的。對于宗教而言,佛教是卐符;伊斯蘭教是一年星星與月亮的組合;基督教是十字架。
對于品牌而言,就是以logo為代表的視覺符號體系。 并且這樣的“符號”必須足夠簡約和可識別,否則人看到它時,無法在大腦中迅速建立視覺上的識別,也就無法形成長期的“品牌信仰”。
當然普遍有個誤區,甚至在設計界都有大量人奉為圭臬,即極簡。但足夠簡約不等于極簡,極簡是無論形式上、元素運用上都追求無以復減;而足夠簡約是在遵守品牌核心價值的基礎上的減法。
一旦這樣的“符號”信仰化,單純這樣符號的出現就足夠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并且激勵行動了。
在廣告史上有一個超級經典的影片,描述窗前來回蕩的嬰兒搖籃車在蕩到最高點時嬰兒就呵呵笑,蕩到低點時就皺眉哭。鏡頭拉遠,原來是在最高點時嬰兒能看到窗外的麥當勞logo。小小的孩子就知道那里充滿歡樂,并盡乎信仰的相信。(視頻: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3MzE0OTMy.html?debug=flv)
如同蝙蝠俠自己說的“帶蝙蝠面具并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正義的形象化的象征。而如果策略得當,一個品牌的logo同樣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成為某種信仰的象征。
2、一個圖騰般的人設形象
為了塑造一個“信仰體系”,僅僅有“視覺符號”還是不行的,還需要一個具備某種性格的人設去“代言”整個符號(與時俱進的詞匯叫IP形象),把“符號”的意義給人格化。
比如古代把很多不確定性都賦予神話人設。僅“人類從哪里來”的解釋都五花八門,但都如出一轍的來自擁有不同人設的神的創造。而風雨雷電、山川河海、吃喝拉撒在不同的信仰中也都能找到對應的主掌之神。
為什么要這樣?心理學家榮格說,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套感知原型概念的系統,這些原型意象具有共通的本質,它們以神話元素在世界各地的形式或形象中體現,同時也是每個個人身上源自潛意識的產物(就是說每個人生下來時不是白紙一張,是遺留集體記憶的)。如何開啟人類潛意識里的欲望,并滿足人們對這些原型意義的渴望,便是以神話原型打造深植人心品牌。(可延伸閱讀《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話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
所以,要像宗教一樣塑造品牌信仰,就得挖掘那個原型,進行“造神運動”,不論是虛構一個“神”,還是傳奇英雄,還是美化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與時俱進的詞匯叫IP形象)。
比如定位男性,表達“陽剛之氣”的萬寶路香煙,用牛仔形象來代表產品,在它所有的宣傳中,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個勇敢無畏、陽剛的牛仔形象。
比如褚橙塑造的一代煙王75歲東山再起,又成為一代橙王的褚時健。
如果想建立宗教一般的品牌信仰,先想好:你找到圖騰般的人設形象了嗎?
3、一個法典一般的信條
“符號”和“圖騰般人設形象”必須成為某些信條的代表,而這些信條就像宗教/國家的法典一樣凝聚信仰:不論是佛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還是《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
人們信任某個宗教,可能并不是因為這個宗教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利益,而是因為人們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東西。
同樣,人們買的產品可能并不是因為它能夠提供其他產品沒有的利益,而是因為說出了人們所愿意相信的東西。
比如化妝品牌白大夫的“白白白,就是讓你白!”這個信條。耐克的“dust do it”甚至被人紋到身上做為人生勵志警句恒言。
再比如農夫山泉的“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蘋果的“Think Different”,腦白金的“送禮就送腦白金”,本質上都是在打造一個法典一樣的“信條”
讓你的品牌說出別人本來就想說的話,這個品牌就會像宗教一樣凝聚人們的信仰。
4、一個傳奇的故事或秘密
任何信仰的背后,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一般會包含引人入勝的神秘內容。
從拈花一笑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典故,到基督教創始人耶穌重生;從可口可樂從未公開的神秘配方到roseonly的一生只愛一人;從1瓶蜂蜜=100萬次飛行的等蜂來,到我們巧實力智酷策劃的無棣縣域特產“世界再大不過一個棣求村”……
即使所有的“秘方”都是沒有秘方,所有的傳奇故事都沒那么傳奇,但是你仍然需要這么一個秘密或者故事,它會幫助你建立品牌信仰。
5、一個共同的敵人
有了信條和故事,你的消費者可能仍然缺乏關鍵動力,信仰仍然難以構建。
怎么辦呢?你需要塑造一個共同的敵人,沒有什么比共同的敵人更加能把品牌/產品和潛在消費者聯系在一起了。 對于國家信仰的塑造,這個共同的敵人可能是“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環境污染、恐怖主義甚至是某個敵對國家。所以就很容易可以理解,反恐對提高總統支持率的巨大作用了。
對于宗教信仰的塑造,這個共同的敵人可能是基督教的“原罪”、佛教的“貪嗔癡慢疑”;而對于品牌,這個共同的敵人可能是“上火(王老吉)”、“皮膚黝黑(白大夫)”、“濫情(roseonly)”……
利用“平庸之輩”這個公敵,喬布斯曾創造了一個載入史冊也必流傳百世廣告影片,徹底鞏固了蘋果的“Think Different”(視頻連接: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c0MjYwNjgw.html)。巧實力智酷也曾策劃了驢小飛品牌(表面有點灰 內心總在飛),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讓一個小驢肉作坊變成喚醒人們夢想的靈藥。
如果你想建立品牌信仰,要仔細想一下:我的品牌/產品和消費者之間共同的敵人是什么?
6、一個(或系列)儀式
視覺符號、圖騰般的人設形象、法典一樣的信條、傳奇的故事和共同的敵人。這些足以讓消費者對新品牌印象深刻,但是人們仍然需要一定的儀式來長期強化信仰。
前面“共同的敵人”會營造出一種恐懼感,但是恰當的儀式又會讓人們體會到消除恐懼感的過程。
對國家來說,儀式有:升國旗、唱國歌、國慶放假、寫愛國宣言、入團入黨等。 對宗教來說,儀式是做禮拜、打坐、彌撒,是雙手合十與五體投地的阿彌陀佛,是數以萬計的信徒法會與麥加朝圣。
事實上,任何需要建立長期信仰的東西都需要儀式:鐘愛一生需要“婚禮”;情誼永固需要“歃血為盟”;信守承諾要按下食指手印;新業開張時的剪彩與燃放煙花等等。
當然品牌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長期存在的知名品牌都有一些儀式。 比如發布會、展銷會、積分獎賞這些常規的就屢見不鮮了。但喬布斯在世時,黑T恤牛仔+大屏幕+魅力演講的新品發布模式成為每年果粉的盛典,到現在都有著眾多跟隨者,中國甚至有個人自稱雷布斯。
儀式感可以體現在很多層面:比如產品層面iPhone的滑動解鎖;使用層面農夫果園的喝前搖一搖;功能層面白加黑的白天吃白片黑天吃黑片;娛樂層面的奧利奧吃前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如果想建立一個長期的品牌,趕緊構思一個專屬你品牌的儀式吧!
6.5、產品本身就是法物
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及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均濃墨重彩的提出“營銷就是使銷售消失”,簡單而言銷售是“讓我買”;營銷是“我要買”,前者被動式后者主動式。而一個簡單的符號/一個圖騰般的人設形象/一個法典一般的信條/一個傳奇的故事或者秘密/一個共同的敵人/一個(或系列)儀式,所建構的品牌信仰體系正如最高超的的營銷套路,讓“我要買”的主動意愿達到最高值。
這六大支點,相當于營造了超級道場,而產品受其加持形成遠超物質本身的象征價值,儼然成為法物。如同巧實力智酷的觀點“物質市場早已人滿為患,信念市場還一片荒蕪 “,類宗教品牌的象征價值就完美對稱著信念市場,讓產品變身類法物,趨動著“我要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發生。
icp備案: 京ICP備18006075號-1 © 2018 巧實力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