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西施,是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相傳越王勾踐采用謀臣范蠡的計策,將西施獻與吳王夫差;致使夫差因而荒淫誤國,西施的名聲因此流傳,成為后世“美女”的代稱。
“情人眼里出西施”意思是說,戀人之間產生了好感,就會覺得對方像西施一樣美麗無比。正如古人詩云:“草茅多奇士,蓬蓽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稱心斯為得。”
“情人眼里出西施”有個更通俗的孿生兄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一個女子,在素昧平生的人的眼里,可能是相貌平平,但在情人的眼里,就可能成為像西施一樣的美麗佳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富有迷人的魅力。
“情人眼里出西施”這類民諺,俚語,成語的好處是建立在根本人性,易識易懂,平白卻是大道理,樸素卻是真本性。那么把這些民間文化資產與商品世界聯系起來后,我們發現,就可以找到好多營銷的道理來。
比如,對于廣大生產商而言,一定希望自己的產品走到市場成為商品后也同時成為“西施”。以致經常被顧客持續輪奸而后快,證明顧客忠誠度永遠持高并興奮著。
抱著這樣想法的生產商的數量是多少?答案是所有。
問題是商品再好,也不能成為所有人的“情人”。于是,就得把“人”分類;男人、女人、老人、瘦人、病人、怪人、活人、白人、洋人、愛人、情人、小人、村里人、變態人、白領人、浪漫人。人類人類,人就得分類才有意義才有運用。
分類之后發現有些彷徨,分來分去,情人沒幾個了,那商品還賣給誰呀?
天空再大,也無非88個星座;物質再多,也無非有機無機;人類再多,也無非4個血型。人類都是社會動物,因為社會環境、實踐經驗、生活條件等影響,導致好多人消費觀點、認同價值、審美情趣趨同,這樣就“人以群分”了。商品的情人就在找到這個“群”,數量就不是少數了,而且此“群”有時也影響彼“群”,那商品就火了。
“情人”找到了,“西施”的吸引力也得到釋放了。產品大賣了。大賣之后呢?審美疲勞了。
再靚的“西施”被“情人”得到了也就與厭煩不遠了。趁著余溫未盡,趕緊為“西施”巧施粉黛。
印度女性豐腴的體態,就如阿旃陀石窟壁畫上所描繪的那樣豐滿標致,現在卻想要瘦成和巴黎模特一樣骨感。默片時代的女星,嘴唇比眼睛小才受贊美,現在卻流行大嘴以及像香腸一樣的豐唇。如果下一個魅力偶像有蜥蜴唇和鸚鵡眼,那么所有那些把嘴唇整厚了的女人可能就要花錢整形縮唇了。一直到二十世紀初,還有年輕女孩把腳綁成三寸金蓮。人們把這種虐待視為美麗,甚至還有些男人聞到纏腳布的味道會產生情欲的快感。
沒錯,為“西施”巧施粉黛的秘決就在于“變”,讓“西施”變得與眾不同,跟隨潮流的同時還要適時引領潮流。正如我們策劃品牌的管理范式“smartpower2x“中的“非此不可的購買理由”,只要與眾不同,甚至獨一無二才能出位,才能永遠“西施”下去。
icp備案: 京ICP備18006075號-1 © 2018 巧實力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